2020-05-29
5月28日,我校与浙江省商务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盛秋平,副厅长张钱江,我校党委书记张土乔、副校长葛洪良等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我校宋明顺校长主持。张土乔首先代表学校对盛秋平厅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省商务厅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在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后,张土乔指出,作为全国唯一以“计量”命名的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检验检...
2020-05-21
5月20日下午,陈奕君副省长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章根明、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丁天乐、钱塘新区管委会主任何美华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指导。张土乔、宋明顺、肖刚、俞晓平、金尚忠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陪同调研。陈奕君首先出席我校“5·20世界计量日”主题活动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别开生面,线上线下融合,组织开展高级别的计量学术研讨、科技成果拍卖、服务民企结对仪式等活动,对拓展学科交...
2020-05-11
5月9日,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我校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新途径。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凌志峰,副厅长李会光,厅党委委员陈玉锋,我校党委书记张土乔、校长宋明顺、副校长金尚忠出席签约仪式。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原则,集成浙江省应急管理厅的综合职能优势和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围绕浙江省应急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20-05-08
5月6日上午,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一行来校检查指导返校复学工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吕华、副处长吴振辉等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张土乔、校长宋明顺、党委副书记程刚、纪委书记王小华、副校长葛洪良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于永明一行先后来到学校学生返校报到点、大门测温区以及教学区,详细询问了学生返校、教学安排和学生日常管理等情况。于永明对学校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各项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学校要高度重视...
2020-04-30
4月24日,我校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春季返校演练。校长宋明顺参与演练,党委副书记程刚、副校长葛洪良担任总指挥,副校长俞晓平,学生处、保卫处、后勤中心(包括校医院)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各学院学工书记、全体辅导员观摩演练。演练从学校生活区西门口学生进校开始,每个学生都要严格按照“一查二测三核实四通过”流程进校。“一查”即查验返校码;“二测”即测量体温;“三核”即核实返校路径是否与申报情况一致、是否经过...
2020-04-10
4月9日,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杭州市健康码工作专班、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我校等8家单位联合起草的《杭州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指南》杭州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该项标准由我校宋明顺教授牵头,余晓和黄乐富老师参加了标准起草编制工作。杭州健康码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基于实现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现实需要,在全国率先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的数字化公众健康风险防控措施,同时也是数字赋能“健...
2020-03-27
3月26日下午,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丁天乐来我校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庄华洁,体卫艺处调研员潘学东等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张土乔、校长宋明顺、副校长葛洪良及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丁天乐一行先后来到学校校外医学观察隔离点、留学生公寓、正大门测温检查点等重点场所进行实地检查指导,详细询问隔离点运行,在校居住师生尤其是留学生的生活学习、防疫物资准...
2020-03-02
湖州市德清县日前收到无偿捐赠的价值15万元的1000盒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能快速检定出新冠肺炎的隐形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为做好复工企业大量员工的健康监测提供服务。张以哲是我校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掌握核酸和免疫诊断技术,在此基础上有了病毒基因序列,很快就能研发应急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从采购原料、运输物资、研究攻关,仅仅一周时间公司完成...
2020-03-02
近日,金华市、义乌市和中国计量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国计量大学义乌研究生院,开启市校合作新篇章。此次签约共建中国计量大学义乌研究生院是双方贯彻落实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优化金义都市区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创新举措,旨在共同打造研究生教育培养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浙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据悉,中国计量大学义乌研究生院规划坐落于义乌双江湖科教园区...
2020-02-2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教高函〔2020〕2号),我校3个本科专业获批增设,分别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这是我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布局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人才需求为核心,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3个新设专业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