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量大速递 > 母校要闻 > 正文

我校举办“一带一路”计量特色国际学生教育研讨会

时间:2025-01-16 浏览: 作者:

为牢记习近平同志2004年莅校视察时的殷切嘱托,推动“一带一路”计量特色国际学生培养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1月10日,“一带一路”计量特色国际学生教育研讨会在我校闻厅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主办,国际教育学院承办,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刘新民、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司副司长韩建平、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二级巡视员王莉、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沈立煌、浙非服务中心主任谢琪等多位领导与专家应邀参会。副校长王斌锐、各二级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分管外事工作领导与外事秘书、我校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领导,以及国际教育学院全体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吴宏宽主持。

王斌锐代表学校向莅临研讨会的领导与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就我校国际学生教育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打造“留学计量”品牌和讲好“中国故事”,诚挚邀请全体嘉宾建言献策。他围绕“国际学生教育发展及规划”作我校国际学生教育工作报告,梳理了我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国际学生教育发展历程,从现有规模、生源范围与特点、专业设置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国际学生教育现状,并结合我校国际学生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今后展望和规划。

王莉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她从计量标准“软连通”角度,介绍了总局在积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基础作用、主动发挥技术性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科技优势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分享了总局在组织实践、谋划设计、加强宣传和加强战略引领和协同推进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最后,她详细讲解了总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计划,并提出了我校开展国际学生教育工作富有价值的相关建议。

刘新民在发言中,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体会,指出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意义。他还强调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在高校国际化工作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建议学校应加强与国际司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与联络,不断宣传学校的国际化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工作。最后,他希望学校能不断“走出去”,积极参加总局和国际组织举办的各类展会和国际会议,提升学校知名度。

韩建平的发言详细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家战略、国家经济发展等各领域和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指出学校国际化教育工作应注重“一带一路”主题展开。他强调学校国际化教育应着力于计量特色,尤其是计量标准。他还从国家战略高度、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技术贸易措施主要任务等角度,分析了NQI对我国经济与贸易的重要作用,并从积极参加“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机制、开展对外援助培训、开设计量相关最新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开展“一带一路”计量特色国际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意见。

沈立煌表示国际化是普通高等院校“弯道超车”的最佳途径。他的报告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生教育的“底色”(教师教育)与“特色”(涉非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切入点,简要回顾了该校来华留学工作历程,分享了该校的“援外教育”、“对非经贸人才培养”、“非洲研究智库人才培养”和“非洲中文人才培养”四大举措,与之形成的“培养知名非洲校友”、“建立对非经贸平台”和“成为多领域国家对非智库”三大成效,以及该校在日常国际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实施的公安、学校、属地街道、社区、出租房东和国际学生志愿者“六位一体”的“六方协作机制”。报告最后指出,学校应从“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理顺校内和校外协同机制”和“更好服务学校中心工作”这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校来华留学工作。

谢琪从企业角度,分享了对非经贸等领域交流合作的经验与心得。报告中,他首先讲解了非洲蕴含的巨大潜力,详细介绍非洲对于我国经贸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后,他分享了浙非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其成立至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工作成果。最后,他希望今后能同各院校加深校企合作,做好国际学生资源匹配,加强国际学生,尤其是非洲国际学生的人才培养,实现学以致用,帮助国际学生发掘利用好他们当地的资源。

在会议总结中,吴宏宽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精彩发言表达感谢,并表示与会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我校今后国际学生教育工作作用巨大,将推动我校国际教育向前发展。

本次研讨会为计量领域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交流平台,对我校国际学生教育和培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